1 期刊分区
目前,我国境内主流期刊分区评价体系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JCR分区”,即来自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证报告)的“Journal Ranking”
另一种是中科院分区,来自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科院“期刊分区表”
1.1 JCR分区
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证报告)分区又称汤森路透分区法,共分四个区
其分区方法是把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影响因子降序排列,然后平均四等分(各25%)
Q1:前25%,Q2:26%-50%,Q3:51%-75%, Q4:76%-100%。
科睿唯安每年会发布一次JCR分区表,并更新期刊影响因子IF
1.2 中科院分区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共分四个区。
一区:各类学术期刊三年期刊超越指数平均值的前5%
二区:前6%-20%
三区:前21%-50%
四区:后51%-100%
1.3 期刊在分区的描述
JCR分区常用说法为:某本期刊位于某学科的Q几
中科院分区常用说法为:某本期刊在大类某学科为某区
2 中文核心
2.1 北大核心
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的。
2.2 南大核心
南大核心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组织评定的,两年一评。
入选难度高于北大核心。
2.3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
被誉为“中国的SCI”
2.4 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
2.5 SCI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最初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创建,汤森公司收购后更名为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收录世界上约9000多种期刊。
注意:虽然SCI是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的核心部分,但并非所有在WoS上能够搜索到的期刊都属于SCI收录范围。事实上,WoS还包括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AHCI)等多个子数据库。要确定一本期刊是否被SCI收录,可以通过访问Clarivate Analytics公司的网站或者使用其提供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工具进行查询。这些工具会列出每本期刊最新年度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指标,并且会明确标注该期刊是否属于SCI收录范围内。